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Developing Instructional Leaders

如何準備計劃培育教學領導人

standards-based(標準導向)改革的成功,明顯需要先進的技術,施加壓力在準備計劃以突出他們的重點能放在教學領導。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CATE)國家教師教育審定委員會已經以新的performance-based(表現導向)標準為基礎假設“領導的目的是在改善教學和學習”。一個行政官員為學生的學習所作的準備計劃必須能證明他們的學生能培養出視野、設計全方位的專業成長方略、提供有效的教學計劃和運用最佳的實作。(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國家政策教育管理委員會 2002).

計劃才剛開始實施,這些標準有許多是和(NCATE)無關的。儘管大部分的計劃無疑地針對教學領導而寫,幾乎沒有證據在教學和學習這一點上,學生獲得深入的核心技術。

改革經由Ann Weaver Hart and Diana Pounder(1999)描述支持承諾改善教學領導的培訓。Cohort programs,(同組群計劃),通過該計劃能提供一個有意義的實驗室,讓學生與同組的同年齡的人發展合作技能。案例研究和問題導向的學習提供了逼真的模擬,磨練學生對複雜的教學問題的思考。

提供實習經驗,可以給學生在現場設置製造改變的經驗。最後,Theodore Creighton and Gary Jones (2001)點出當招收學生時,目前少數計劃朝向將超越平均成績納入計劃。他們建議使用行為導向標準,諸如評量中心的實際演示之類能提供給考生更好的洞察力去處理教學領導的要求。

※※迴響

近幾年在一波波的教改趨勢中,不論在課程、教學、行政各方面,學校均面臨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這波改革的潮流中,學校校長的角色也變得更為複雜,只單純的管理學校行政業務的校長已無法符合時代的需求,他同時還面臨到校務發展、課程領導、教學領導、公共關係的經營等多方面能力的挑戰,而學校的教育主體是學生,因此如何協助教師教的成功,學生學的好,便是目前校長最關切的重點。

在一所學校之中,校長常常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者,若是校長不能清楚地瞭解自己的角色任務,致使教師無法獲得學校行政資源的支持,同時學生也無法獲得應有的教學資源,如此一來學校難有創新的教學,教師無法發揮教學效能,學生亦無法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所以Colon(1994;蕭金土等,2003)提醒校長們,在發展願景時要自我反思的三個問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即是:「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校長在面對新課程的實施時,要運用哪些策略或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夠達到成功的教學領導,以下從教育行政機關以及學校校長二方面來思考:
(一)在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方面
1、明訂校長角定位
就教育專業化的潮流而言,校長無疑是個專業領導的角色,但是這個角色究竟是以行政領導為主或是教學領導為主呢?如是以教學領導為主,就應該減少其在行政庶務上的管理與應酬,因為在工程營繕與公關應酬上佔去了校長大多數的時間,因此在工程營繕或經費方面應設專人或是機構負責;反之,若以行政領導為主,就應責成專人(如副校長或是教務主任)負起教學領導的推動工作。
2、加速推行教師分級制度
校長教學領導不僅代表校長本身是為教學領導者,同時也是一群扮演教學領導者角色之教師的引導者、協調者,由校長對教學領導的重視擴展為對教師教學領導的影響力,以學習型組織的角度來看,這種透過團隊學習的影響力,才能真正引發教師成為自發性的教學領導者,提升教學品質,增進學生的學習。此外,長久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缺發一股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因此透過教師分級制度的實施,可以活絡教師的專業成長,加速落實教師教學領導,建立學校的教學領導團隊。
(二)在學校校長方面
1、營造教學領導團隊的組織文化
「行政是手段,教學才是目的」,學校教育是以教學為重心,一切的行政運作均應以協助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為首要目標,因此身為學校的領導者-校長-自然應以教學領導為首要任務,以行政來支援教學為主,以教學指導為輔,同時對於教學領導應採取宏觀開放的視野,來擴展對教師教學領導的影響力,讓教師在獲得行政上的配合後,更能增進教學效果。此外校長更應以身作則,鼓勵教師吸收、運用新知,為學校營造出「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教學環境,這也就是所謂「學習型學校」建構的主要宗旨,藉由不斷的參與、溝通、分享,相互瞭解,建立起一個包容、理性、專業、優質的學校文化。
2、善用走動式管理,取代傳統的教學視導
由於教師在專業化與專業自主意識的逐漸抬頭,因此校長直接在教學乃至於在進修上的作為,容易引起教師誤解為干涉教學或不尊重教師專業,以致於一般教師普遍存有不希望校長成為教學領導者的想法,因此校長在教學視導的作為上可以採行彈性且較不具爭議的走動巡堂及參與教學觀摩,如此一來可避免教師過多情緒上的反彈以及達到尊重教師專業自主,同時藉由走動式的管理可針對教師在教學現場中所面臨的問題,隨時可以提供適切的建議(Gary,n.d.)。

二十一世紀學校的校長,在進行教學領導工作時,應秉持著「把人帶好、把事做好」的原則,從「3P」:People, Program, Plant(人、事、物)著眼,因為任何教學領導都需要「3P」的全力配合,所以有效能的校長是一位行政管理者,也是一位教學領導者,在共享式的教學領導理念下,兼顧教學與行政領導,積極營造一個學習型組織的學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